西南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转型发展的新探索——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31日

结合民族地方高校体育教育学科专业特点及服务方向,以服务未来体育教师职业需要为导向的教师职业生涯动手能力培养,是民族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目标。在加强体育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以及专业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着力提高具有创新性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专门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此,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运动技术技能教学型人才的职责使命,是民族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应用转型必须根据所服务对象的地方性、民族性、师范性和特殊性的特点及发展需求,进行体育教育专业综合改革。从民族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办学理念、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民族文化发展等方面来实现转型与发展,对民族地区高校体育专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转型发展案例研究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正是第一批获准应用转型的600所地方高校之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应用转型发展,进入了深层次的改革,从办学思想与定位、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科学研究与制度重建、管理与运行模式等方面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改革。基于学校的改革背景,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在认真总结办学经验、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建设成省内具有影响力、特色鲜明的体育专业”的转型发展目标,同时全方位开展体育教育专业综合改革,使专业发展步入应用转型发展的轨道。

1.1 立足服务社会,明确发展目标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具有学科教学·体育专业硕士和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办学层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明确发展目标定位,在办学思路的拓展与发展目标的定位上,首先,应依据国发〔2014]19号、国发〔2015]46号、教发[2015]7号等文件精神及要求来确立;其次,要根据地方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来定位;最后,在学校秉承“崇德博学、敬业创新”办学宗旨的指引下,依据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进行综合考虑。使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能符合高校转型时期通识教育的精神,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成为道德品质优良、文化知识丰厚,运动技能良好、运动素质过硬、教学能力突出、人文素养较高的专门人才,在适应职业教育大发展,民族文化大繁荣的同时,培养具备特殊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的,并具有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高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1.2 立足转型发展,修订培养方案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转型发展,在满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技之长并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高校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必须在学校“立足黔南、面向贵州、辐射省外”的服务方向定位的基础上,立足少数民族地区,面对民族地区学校的实际,面对地处西、贫、老、少、边、穷的石漠化山区实际,面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实际,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能干事”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对此,2015年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以加强对学生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的有效培育与提高。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对课程内容体系及学分进行了重新修订。除满足通识教育平台板块安排的必修与选修课程外,还注重专业教育平台板块上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安排;重在实践性教育平台板块上的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创新性实践、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必修与选修安排。在专业选修课程安排上,除了设置了田径、体操、球类、健美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创伤、运动营养、体育休闲、跄拳道、体育舞蹈、网球、社区体育指导及户外拓展等专项课程外,还增设了特殊体育教育与实践、职业体育教育与实践、幼儿体育教育与实践课程,以扩大学生的职业服务面。通过以上3个板块的课程教育,学生在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得到较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素质、科学素养、身心素质的提高;体现在对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体现在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业能力与技能的提升。特别是在体育教育专业技能与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三会”(会讲、会教、会做),以不断提高各种教学实践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能力、各种体育赛事的组织与裁判工作能力,服务于学生毕业后走上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岗位,走向特殊教育岗位、中等职业教育岗位、学前教育岗位,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育的多功能型的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1.3 改革教学方式、创建新型课程

众所周知,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是形成自我教学特色的重要环节。因此,在体育教育专业综合改革中,着力强调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帮助学生形成新型的学习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但是传统的课程授课方式仍然显现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转变带来一场课堂教学的革命。鉴于转型发展与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吸纳现代的教学方式,并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完成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在知识、技术与技能的传授上,要采用自主学习法、探就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成功式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新型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讲授法,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教学。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需要引入新的课程教学,微课、幕课、翻转课堂,这些新型的教学资源,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资源。在体育教育专业综合改革过程中,需要主张建立新的教学资源,开展新型课程建设,一改传统教学方式,为现代90后、00后创建良好的学习服务平台。对此,需要建立攻关小组,学习微课程、幕课、翻转课堂。把学习微课视频化教学资源制作,作为开展微课程建设的重点,既注重如何制作,又考虑教师们计算机水平和信息化手段应用的参差不齐的现状,同时考虑教师制作微课的效率。因此,有选择性的微课程建设将会给我们带来新型课程建设的尝试。同时带来新型教学方式与现代人的高级“碰撞”,建立良好的课堂环境对话方式,这种新型的对话方式对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与高效的学习效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4 鼓励创新发展,构建创新性课程

转型发展要求综合改革必须深思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实效性和职业性,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新形式下的体育专业教育合格人才,为学生就业打造良好的、坚实的基础。为此,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除了满足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外,还考虑到如何创造性地安排符合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从而构建新型职业发展方向性课程,帮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针对职业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学前教育阶段教育机构的不同特殊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与实施教育教学工作。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不仅是要满足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校体育教师,还要拓展服务面向,创新性地培养学生在掌握中小学校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规律与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给学生传授特殊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学龄前儿童的体育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创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内容,构建创新职业性课程体系。

结语

当今社会已进入高等教育变革的时代,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创建“前瞻性大学”`新模式大学”“创业型大学”“复合体大学”这些新型的名词将会不断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以改革传统大学的办学思想与理念。在高等院校向职业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民族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转型发展,必须明确转型发展的具体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职业性就业方向的要求,坚持开放办学,以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强专业建设,增加专业核心竞争力,把民族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体育教育专业。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