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股票市场已经成为了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为企业进行直接融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同为论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股票市场论文,仅供大家参考。
中国股票市场论文范文一:
又到了关键性的转折时刻 三大特征透露资金路径
市场在经历近一个月的震荡下跌,上证综指最大下跌幅度超过8%,创业板最大下跌幅度超过10%的情况下,迎来期待已久的反弹,稍稍安抚市场。
此次反弹的条件看起来很挺充分,首先,下跌的时间长达一个月,下跌幅度短期也够大,某些个股跌的让人产生股灾5.0的错觉。其次反弹的位置比较低,上证综指是跌破年线之后反弹的,创业板指更是跌出股灾之后的新低位置。再次,此次反弹带量,特别是创业板成交量明显放大。各种指标似乎都预示着这次反弹可以期待5%左右的指数反弹空间。
然而,如何抓住反弹的机会?是趁机减仓、调仓还是加仓?选择什么品种调仓,加仓?市场略显彷徨。笔者认为,此次下跌是探出一个阶段的市场底,探明近期管理层对市场的态度。这轮长达一个月的下跌,除了市场本身有不少股票因为业绩下滑,估值高企等原因还需要继续调整外,最重要的触发因素就是紧密出台的严格市场监管措施。银监会4月份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一系列配套文件,银行业监管风暴席卷而来。市场担心银行同业业务整顿压力、委外业务赎回压力等,导致股票和债券都持续调整。但是最近监管有所放缓,监管层特别是央行开始呵护市场。
自去年三季度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通过“锁短放长”抬升资金成本,促使金融机构去杠杆。而截至今年5月,7天期品种的比重已大幅上升至近八成,释放出监管层“温和”去杠杆的信号。银监会也在“近期重点工作通报”通气会上指出,对于近期银监会发布的众多政策,将在自查督查和规范整改工作间安排4至6个月的缓冲期,为银行实现合规达标预留时间,市场不必过分紧张。凡此种种,笔者认为是监管层短期对监管态度的缓和,平稳、慢牛的市场才符合监管层的期望。而市场在上证指数跌破年线,创业板指创出新低的时候,技术上也需要一个反弹。在这里讲反转为时尚早,毕竟今年的主基调是金融去杠杆,控制风险为主,外围还面临美国加息的压力,这里反转的可能性不大,更大的可能是反复震荡筑底。既然判断短期是个震荡筑底的过程,再次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那么持股结构就重要过仓位。反弹的过程,刚好提供一个调结构的机会,择优汰劣。
我们曾分析了今年最好的选择是持有业绩增长确定性高、估值合理的个股。这类个股绝不仅仅是指今年来涨幅可观的白酒、家电。它的核心在于业绩增长的高确定性和估值的合理性。苹果产业链上的电子类上市公司,智能安防的海康威视都属于这类股票。然而这波反弹不建议投资人再去追高这些股票,毕竟它们今年涨幅可观,PEG很多都超过了1,获利盘很多,新进入者没有成本优势也没有估值优势,从长期来看,这类股票长期还会创出新高,但短期回撤会让新进入者很难受。这个时点笔者还是建议从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科技发展趋势的人工智能、大健康、大数据、新能源、新零售等前期滞涨或者大幅下跌的股票中寻找有核心竞争力、业绩触底回升、估值跌到合理位置的股票去做配置,结构重于仓位。
股票优劣虽然有一些共同的标准,但是对投资者个人来说,别人的好股票不一定是你的好股票。选择股票,最重要的是选择自己熟悉的,可研究、可跟踪的股票,当买入的股票下跌的时候,必须清晰判断应该加仓还是卖出,如果做不到,这个股票对你就不是很好的选择。可跟踪、可研究是尤其重要的标准,比如零售、消费就比较好跟踪,可以根据数据做投资判断。国企改革就不好跟踪,除非投资者自己能有有效渠道去获取信息,否则国企改革股票就只能靠信仰拿着,操作上容易左右打脸。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也是笔者在每次随笔中都会谈到的,就是控制回撤。买入的时候最好在回调时候买入,不要追高,即便买在相对较低位置,如果个股还是下跌10%以上,建议投资者要设立止损线,及时止损,出来好好分析下跌原因,找好对策再行介入,不亏大钱是基本原则。总之,应对此次反弹要不退缩、不冒进,趁机调整股票结构,择优汰劣,利用每次反弹,完成对未来收益的布局
以上关于中国股票市场论文范文由同为论文网整理所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