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不死,只是慢慢老去—浅析《电影之死:历史、文化记忆与数码黑暗时代》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0日


《电影之死:历史、文化记忆与数码黑暗时代》(The Deathof Cinema: History,Cultural Memory and the Digital Dark Age)一书是澳大利亚学者保罗·谢奇·乌塞于1985年写就的一有关电影的著作。书不同于一般电影史学书籍事无巨细地著说,而是从宏观的角度来俯瞰电影体的发展过程,以电影的物质载体的变化迁移和电影是否可以作为历史客体等问题作为论述的基木焦点,把电影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看作一个总体理念加以概说。全书仅仅45000余言,以创新性的寓言式笔墨,“配以50多幅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资料馆和博物馆珍藏的历史照片和电影面,进行了激情洋溢的讨论和批判的审视”。书中的观点围绕电影胶片的保护、“元影像”建构、电影历史的来源等诸多命题作了富有见地的探讨。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可以随时根据作者的引导,在全文的范畴内进行互文参照,把已经阅读的与尚阅读过的内容联结成一个逻辑的整体进行思考,从而极大地拓展阅读空间和思维空间,对于我们跳出电影学狭隘的理论囹圄,建立全新的电影视点有着相当大的裨益。   

1写作背景简介    

保罗·谢奇·乌塞现任荷兰Haghefilm Foundation总监,曾任澳大利亚国家视听资料馆馆长等职,是一名电影研究方面的资深学者。该书的创作始于作者在1977年的一次电影资料馆探访之旅,他惊奇地发现在保存电影遗产的工作上,现代人做得远远不够。恰逢彼时数字革命的浪潮正席卷全球,据此潮流的演变,作者产生了一系列令他困惑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制造这么多活动并发声的影像?为什么试图保存他们?把这些影像看作我们视觉遗产原始状态的复制品,究竟有什么意义?我们的文化为什么如此热切地接纳数字科技尚且存疑的裨益,还把它当作崭新历史观的载体?    

这些问题给作者带来了持久的疑惑,也促使他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其在对于有关电影保护和数字化浪潮对电影的影响等问题有了相当鲜明独到的见解,足以启迪后来者思考。   

2关于“电影历史”相关问题的讨论    

历史可使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来行事的参考依据,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作者在书中表:“电影的历史没能让我们估测、预计或是减缓活动影像毁灭的进程。从来没有一种编史方法能够让电影充分地自我表达。”换句话说,电影作为一种影像载体,它在成为一种保存时代风貌强有力的记录工具的同时,却没有对自身的发展演变产生具有指导性的预判。我们无法根据观看过去时间里产生的电影预知今后电影的命运,这种迥异于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等其他有规律可循的历史领域,却找不到一种适合保存、归纳和研究其特性的最佳方式。因为电影自身的特殊性,它可以成为记录历史的载体,而“电影的历史无非是量化、归类、精确阐释、常量变量或有或无的简单年表”。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关于电影自身的历史真的存在吗?    

倘若我们假设电影确然是一种历史客体,那么关于电影的历史从何而来?我们研究电影的历史内容又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作者给出的观点与爱因汉姆关于“电影为何可以作为一门艺术”的问题思考方式如出一辙。爱因汉姆认为,电影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是因为电影的艺术性永远来自其与现实之间的差别,有选择的受限(技术上的限制)再现了现实。乌塞在论证有关电影的历史是否存在时指出:“正是活动影像的毁灭使电影有历史……要是所有的活动影像都还在,面对这么个庞大的存量,任何为之建立实用性标准的努力只能望而却步”,“如果人们可以看到所有活动影像真正被消费之前的形态……那么所谓电影历史就是没必要或是谈不上的”。在笔者看来,作者认为的“人们努力阐释活动影像消失所造成的文化环境的损失”造就了电影历史的观点,恐失之偏颇。且不谈历史纵然有归纳总结人类物质活动对精神文化层面的影响的功效是建立在勾勒、刻、还原人类物质活动的基础之上的,更何况历史并不仅仅是上层建筑的历史,经济基础也是构成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作者的说法,全部的活动影像完整可见地保留下来意味着电影没有历史,因为没有影像损失就不会有人为了阐释损失进行的思想活动。那么人们在观看全部影像的过程中产生的思想变化和情感波动,以及受之影响对于现实中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再造,是不是可以算作电影对人类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阐释影像损失进行的思想活动造就了电影的历史,而这种通过观看影像而产生的思想活动,又何尝不是电影历史的一部分?    

3“元影像”存不存在    

“元影像”的概念来源于对上述问题的延伸,即电影在被当作历史客体的同时,自身能否成为承载历史的客体。在这个问题上,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元影像是种设想,其立足点是存在一种永不会变质损坏的活动影像。”它的商业定义立足于“随时都可以让付费观众看到的光学幻象,并且每一个观者都可以完整无缺地看到这些影像。元影像即如上影像的总和”。基于以上观点,作者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给“元影像”下了一个正式却复杂的定义。    

元影像理想放映时间:    

T=t(实际放映时间)-h(观众角膜的湿润度系数,影响眼皮的眨动)_p(为了延长胶片寿命,进而增加影片观看次数而删减的影像)一。(因为文化原因被禁止的影像)+r(影像修复)    

n(放映次数)≥1时,以上公式成立,“元影像”随即出现,且根据n的增加影像不断发生改变,并不会与之前的放映保持一致。    

我们可以看出,“元影像”模型实际上是作者建构的理想情况,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电影用来记录历史的载体,这个概念对于研究电影的巨大影响力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作者建构“元影像”这个概念的价值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在理论上论证某种观点,即提醒人们认识到在日常观影经验之外的某个被忽视的思想领域,进而注意到元影像存在的意义,并认清其质,最终目的是让观影者明智地认识到每一次放映都在加速电影的死亡。    

4结语    

电影是人类试图探索世界、记录生活的勇敢尝试,是人类利用光影定格时间、保存记忆的不懈努力。任何一部电影的死亡都是人类历史链条的碎然崩裂,都会引发关于过往记忆的文化断层。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是人类关于过往无限缅怀的珍贵印记。正是因为我们不断浸淫在电影之中,才建立起了关于人类历史的清晰图景和立体印象。电影留给我们的,是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电影不死,只会慢慢老去。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