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内财政支出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4日

国内关于财政支出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研究是从1978年开始的,在这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农业采取统一划、计划分配手段,并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本文将主要介绍关于国内财政支出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的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财政支出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研究是从1978年开始的,在这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农业采取统一划、计划分配手段,并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1978年以后,市场体制和市场经济的引入,为农业运行体制的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学者们研究财政支农支出与经济增长间关系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

夏新燕(2010)通过对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农业增长的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长期地影响农业增长的因素有农业投入资金、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等。同时实证结果表示劳动力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系数为负值,这可能是由于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使农业不能有效吸纳就业人数,导致其增长受阻的缘故。

方双龙,余维祥(2011)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认为农业经济增长受多重因素综合影响。除了最基本的农业投入要素,土地面积、化肥种子等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投入也对其有所影响。此外,农村金融发展情况、农业制度、农业科技水平、财政支出都是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

丁文恩(2011)认为利用财政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并不是一赋而就的事情,要从财政支出总量和财政支出结构两方面双管齐下,改革财政农业政策、进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范柏乃,段忠贤(2011)利用格兰杰检验法和回归分析法对1990-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测量出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GDP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9697,同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财政农业资金增长率对农业GDP增长率同样具有显著影响。

庞鹏(2015)与范柏乃,段忠贤一样,认为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经济发展显著正相关,同时提出国家的优惠力度仍然较小、优惠范围较窄,应适当增加对农业的税收优惠力度。

孟志兴、孟会生(2012)利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山西省1980-2010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支农资金与农业GDP增长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非生产性支农支出会挤占其他生产性支农支出,进而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于苗苗,刘清军(2014)通过对中国1981-2012年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结论:财政支农资金是农业GDP增加的主要原因,但其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即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效率较低。另外,农作物种植面积、农业劳动力、农业机械动力总额等因素与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长期协整关系,不过它们的支农绩效均小于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绩效。

欧阳爱荣(2015)提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比例不合理,行政性支出偏高,支出效益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科技投入资金则过低,建议采用科学化资金管理方式,提高公共基础设施投入资金。

刘蜻(2015)指出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如财政补贴等资金是通过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降低其种植成本等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

席小瑾(2015)认为目前首先应建立财政支出的监管体系,改革原有经济结构,建立一套与实际支出体制相符的监管体系。同时加强资金管理工作和审计工作,合理引导社会监督力量。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