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论文】广西隆安县是否为原始稻作农业发祥地探讨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2日

(一)关于大石铲出现的时间与功能    

隆安一带是桂南大石铲(见次页图2)分布的中心区域,出土的石铲之多及石铲遗址之丰富通过考古材料已得到证实。大石铲源自距今约7000年左右出现的双肩石器,这种双肩石器最早见于南宁一带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中,是农业生产工具。根据大石铲考古发掘材料和C-14年代测定,大石铲遗址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0004000年前,可能晚至商周时期”。纵观整个广西现存的大石铲遗址,从未发现年代上限至旧石器时代的遗存。 关于石铲的功能,学术界尚有争议。大石铲遗址的文化堆积比较单一,遗迹比较少,出土的遗物以大石铲为主,伴出的其他石器、陶器等文物较少。一种意见认为该类石铲遗址是石器制作工场,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是原始社会与农业祭祀活动有关的遗存。后一种观点已被学术界普遍接受,认为大石铲不是实用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礼器存在,因为石铲“石料多为砂页岩,极易断碎,作为农业生产工具,既不经济,又不耐用,显然很不适宜”。大石铲的初始功能是农业生产工具,但是否一定跟稻作农业有直接关系,目前没有直接的证据来证明,但不少学者均认为与农业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蒋廷瑜就认为“肯定与农业生产发展有关……应是农业生产用于起土的实用工具”。大石铲出现的年代,南宁一带前期大量存在的贝丘遗址已消失,说明这时渔猎和采集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耕作技术也有了较大的进步,进人到农业社会初期。    

(二)关于稻神山及稻神山遗存    

稻神山(图3)之名始于2008年,原称榜山或金榜山,为隆安古八景之一,《徐霞客游记》《读史方舆纪要》等均有记载。学者将其认定为稻神山,理由如下:一是壮音,壮语名叫“岂娅”;二是在榜山岩洞葬遗址中发现旧石器时代打制的大石铲;三是岂娅古城,古城内发现干栏柱洞群、人居文化层、水井等古城遗存证据;四是古稻作祭祀遗址群;五是古稻神祭祀坛;六是古稻作祭祀雕塑群等,由此形成了稻神山稻作文化圈。    

笔者曾对这些遗存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发现,上述的论断均缺乏科学的依据。从字面上理解,“岂”是山的意思,“娅”则是奶奶之意,组合在一起就是“山奶奶”,即“奶奶山”。关于大石铲的年代,上文已作了深人的分析,广西境内出土的大石铲出现的时间约为50004000年,该数据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从考古材料来看,广西目前并没有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大石铲。    

岂娅古城,三面悬崖峭壁,仅东南面可通行,俯看犹如一漏斗状,上大下尖。从现场调查来看,此处不太适合人类居住,谷底凹凸不平、怪石嶙峋,几乎没有平整的地块供人类搭建住所。位于古城半山腰的山洞,面积不大,仅能容纳百来人,而发现的非常规整的柱洞,只发现于东南面的山坳处,最重要的是,提到的人居文化层,据考古学家在现场剖开表层采集到的瓷片和其他标本,均是明清时期的遗物,况且周围没有河流,不太符合古城选址的要求。因此,此处应该不是一座古城,而是在战乱时期,附近的村民为了躲避灾难而于山中寻找的一处暂时避难点,山坳口发现的柱洞应是村民为了保障安全搭建隙望台遗留下来的遗迹。    

祭祀雕塑群(图5),是丘陵地带中突兀的几块天然石头,当地民众从未祭拜过,更没有人工打磨的痕迹。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学界认为此地是稻神山或稻神山稻作文化圈的结论,显然不太充分,缺乏科学而有力的论据。

(三)关于韩斌的研究    

韩斌的课题组从基因遗传角度分析得出的研究成果《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的构建及驯化起源》认为分布于广西的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表明广西珠江流域(南宁周边沿江地区)很可能是最初的驯化地点。从他的研究成果可以分析出:第一,研究成果并未明确提出隆安有可能是最初的驯化地点,只是提到广西珠江流域(南宁周边沿江地区),但这个区域并不等同于隆安;第二,上述也分析过,广西是野生稻分布面积最大的省区,野生稻能保存下来,可能与广西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关,在物产丰盈的情况下,人们依赖自然资源足可以充饥填腹,土地开垦少而使野生稻得以大量保留下来;第三,水传播是野生稻散布的重要生存繁殖方式,因此,大量存在的野生稻并不能证明广西是野生稻的原生境。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