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侠义精神之剖析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6日

“侠义”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侠”与“义”。“侠”是行为,“主要是一种个性、气质以及行为方式,而不是固定的社会阶层”。“义”则是理念和信仰。

有关“侠”的论述可追溯到战国末期,韩非子《五蠢》中“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言简意赅地描述了侠的最初特点。活跃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因“任侠”观念最早与侠扯上关系,其中“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道出了舍己为人、急人之难的侠的行为准则。“义”“从羊,从我”,在“己之威仪也”中引申开来,“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说文解字》),这就使得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诊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武术侠义精神的形成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孔子“成仁”、孟子“取义”成为侠士们的行为规范。而墨子从人的本性方面拓展了“义”的空间,其最重要的贡献是将“义”和“利”结合在一起。“义”具有了工具性和功利性的民间色彩,更多地走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使侠义的精神更“接地气”,“义”也从形而上走进了形而下,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由于“侠”与“义”各自具有的独特性,它们又在历史中产生种种变异,尤其是“义”的演变,使“侠”与“义”之间,既有相互融合的向心力,又有各自循道发展的离心力,“侠义”也就具有了相当的复杂性。

“武术”一词出现较晚,但武术形态一直跟随着中华文化的脚步演变至今。“广义的武术是指中华民族孕育形成的人体攻防技术。它是以个体间的徒手或持冷兵器械的攻防对抗为核心,通过招数的变化或劲力的运化达到搏、艺、身、心兼修的系统性人体运动。狭义的武术是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中的武术。本文研究的中国武术是广义上的武术,是人体攻防技术,是中国武侠小说中的“功夫”,而“功夫”则是侠实现行侠行为的基本条件。

千百年来,武侠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异彩,行侠过程中追求理想行为。“历史上,就是这样的豪侠义士、江湖隐逸、僧侣道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习练,刻苦钻研武术。这就是一部中国武术史。 “中国武术侠义精神”为何?可以用中国哲学经典《周易》中的两句话“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来诊释,而“武术侠义精神”的价值在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要把“行”展开描述,中国武术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了以强身报国为旨归,以正派侠义为路径,以道德修养为根基的武术观念。武者以其高尚的道德力量、超然的道义精神和正义的人格践行着一种民间传统,并以尊严与正义诊释着侠义精神的内核。而侠之为侠的行为动机—侠义精神也成为了普遍的民间文化心态,成为了习武者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境界。演变至今,侠义精神成为人间正气的希望,不仅包括道德与伦理,也包括自由与正义。武术侠义精神是一种美好人格的象征,也使得传统武德散发中国文化特有的气质。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