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ath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对不同类型脑瘫病儿生活自理能力影响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9日

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是由于产妇围生期胎儿出现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不良所导致的一类综合征。脑瘫病儿在早期没有特异性的症状,诊出率极低,因此长久以来该病都是婴幼儿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田。虽然近些年我国围生期的医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脑瘫致死率也随之下降,但其发病率却逐年增高叫。目前,临床上针对小儿脑瘫多采取物理治疗等综合性治疗方法,但其治疗效果以及与病儿脑瘫临床类型的相关性仍无深入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Bobath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对不同临床类型脑瘫病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一2014年6月我院收治脑瘫病儿1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儿1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3}7岁,平均(4.78±1.82)岁;痉挛型61例,不随意运动型12例,共济失调型5例,肌张力低下型7例,混合型15例。对照组病儿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一7岁,平均(4.93±1.76)岁;痉挛型39例,不随意运动型7例,共济失调型3例,肌张力低下型4例,混合型7例。两组病儿的性别、年龄和脑瘫临床类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X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病儿及家属知情同意。病儿纳入标准:①符合2004年“脑性瘫痪定义与分类国际研讨会”执行委员会所制定的脑瘫诊断标准曰;②年龄2}7岁;③未合并心、肺等系统严重疾患;④发育商或智商)55。病儿排除标准:①诊断为进行性疾病导致的中枢性瘫痪;②接受康复治疗少于6个月;③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患;④年龄<2岁或>7岁;⑤发育商或智商<5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Bobath疗法治疗仁6〕,治疗频率为每周5}7d,每日2}3次,每次进行40min,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组采用Bobath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的综合疗法。Bobath疗法同对照组。引导式教育方法如下。①分组:根据病儿年龄不同分为幼龄组(3}5岁)76例和学前组(6-7岁)24例,幼龄组重点培养病儿遵循常规以及参与小组学习的能力,学前组则重点增强病儿的独立性以及答疑解难能力。②方法:课堂时段将各组所需接受的训练内容系统地纳入习作程序,并通过联合主题活动等进行开展。课堂内容包括地席课、坐立课、步行课等习作程序课程以及常识课、音乐课、沟通课等学前教育课程。学前组参与以上全部课程内容,幼龄组则重点参与习作程序课程以及音乐课,每日安排课时4}5节,每节课时长约45min。日常生活时段针对穿衣、洗漱、午睡等日常活动,制定每日的活动流程,将病儿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技巧充分地运用到生活中去,使病儿能够在日常活动中进行不断地练习,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培养起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医护专业团队对病儿进行引导式教育之外,家庭也是培养病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环境。故在引导式教育中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病儿的训练工作中来,充分知晓病儿的潜力,并通过适当改进家庭环境使病儿尽可能掌握生活中的辅助技巧。引导教育共进行12个月。

1.3 疗效评定

对所有病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声〕评价两组病儿治疗前、治疗1年后对他人的依赖程度,量表中共包含社会认知、行走、交流和自理能力等6项指标,评分范围18}-126分,得分越高则表明病儿独立性越强。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8}对两组病儿治疗前后以及观察组各类型病儿治疗前、治疗1年后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量表中共包含进食、行走等10项指标,评分范围。-9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儿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以尸6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WeeFIM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Wee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4,PG0.01);两组治疗前后WeeFIM评分差值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10.29,PG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ADI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A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13.06,PG0.01);两组治疗前后ADI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3.83,PG0.01。

1.png

2.3 观察组不同类型脑瘫病儿WeeFIM、ADI评分比较

痉挛型病儿治疗前、后WeeFIM及ADI评分及治疗前后差值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病儿(F=4.27-7.17,P<0.01)。

讨论

文献报道,小儿脑瘫在我国的发病率已经高达1.92%。脑瘫病儿会出现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而且常伴有智力、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严重损害病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Bobath疗法的概念最早由KAREI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是针对中枢系统受损导致的运动、功能、姿势张力障碍的病人的治疗、评定等的解决方法,提出后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及其他精神疾病的康复治疗中,而目前也已成为小儿脑瘫的主流物理治疗方法之一。Bobath疗法依据脑瘫病人的年龄、类型、异常模式等可分为多种不同的训练方式,主要通过先采用抑制性手技对异常姿势进行抑制,后采用促通手技加强正常刺激信号的传入,达到恢复正常运动和姿势的效果。既往研究显示,采用Bobath疗法能有效治疗脑瘫病儿,达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病儿自理能力的目的。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Bobath疗法联合药物等的综合治疗能够取得更好效果.引导式教育作为促进脑瘫康复的治疗手段之一,主要通过系统性的康复课程以及病儿的主动参与使病儿能够在情绪、社交、言行等多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目前,Bobath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瘫鲜有报道,且未能阐述该疗法对不同临床类型脑瘫病儿的影响。故本研究比较了Bobath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与单纯Bobath疗法疗效的差异,并讨论了Bobath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对不同临床类型病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WeeFIM评分、A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差值差异也有显著性,提示观察组病儿生活质量更佳。分析原因,其一可能是引导式教育在病儿康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家庭环境的营造,通过调动家长积极性使其能够更为透彻地理解康复内容,从而使病儿的康复效果更佳。国内与此相关的报道显示,引导式教育注重家庭环节不仅缓解了病儿家庭的经济压力,也为病儿创造了理想的康复环境,提高了病儿康复的效率;其二,引导式教育将病儿一天的生活都进行了系统的安排,使其能够在尽可能独立的情况下完成每日课程的内容,从而锻炼了病儿的自理能力,提高了其独立性,国外研究与此一致;其三,引导式教育以小组为单位,教学内容囊括了认知、交流、生活自理等多方面,通过趣味性的活动、不断的引导以及组内交流的机会,使病儿社交、言语等功能得到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相关研究对脑瘫病儿引导式教育治疗前后的言语功能、运动功能等进行观察,证明了引导式教育在改善病儿生活质量方面的优越性。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痉挛型病儿治疗前后WeeFIM、ADI评分的差值与其他类型病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康复效果更佳。由于痉挛型脑瘫病儿的病灶处在脑皮质运动区的锥体系统之中,该部位损伤的痉挛型病儿会出现伸张反射、肌腿反射亢进及巴宾斯基征,肌张力大大增强,四肢活动严重受限。结合既往研究所得结论,作者分析可能是痉挛型脑瘫病儿一般不合并其他的障碍,因此,在接受Bobath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后肌张力可以更好地被抑制,使拮抗肌肉的张力得到增强,而其他临床类型的脑瘫由于病情较复杂,故无法取得如此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Bobath疗法联合引导式教育能够有效提高脑瘫病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痉挛型脑瘫病儿的康复效果尤其显著。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