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前儿童戏剧教育范式发展脉络分析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3日


 

我国学前儿童戏剧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依次呈现四大范式:舞台童话剧表演范式、戏剧应用于教学范式、基于戏剧表达的戏剧创作范式、生长戏剧范式,从其发展历程上可以看到两条脉络。    

脉络一:剧本中心—教学中心—儿童中心。“剧本中心”是学前儿童戏剧教育在初始阶段极容易形成的思路,正是受到成熟戏剧表演套路的影响,在舞台童话剧范式中表现最为明显,即使教师引导儿童改编了剧本,所有的戏剧工作(编戏、排戏、演戏)都是围绕已经确定的剧本展开的。在逐步摆脱剧本的限定后,“教学中心”就可以在戏剧应用于教学范式中看到,通过教师入戏聚焦问题,通过即兴扮演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戏剧作为教学的媒介。在这两个范式中,尚没有充分认识到戏剧是儿童表达的一种符号,并且没有凸显儿童的主导地位。由此,在基于戏剧表达的戏剧创作范式—生长戏剧范式的演进中,儿童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得到凸显: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借助戏剧符号表达所要扮演的角色;可以在角色互动中,在一定的虚构情境中思考冲突和解决冲突;可以在与同伴合作建构的环境剧场中,继续发展和完善角色、情节、对话,创作、表演自己的戏剧作品;可以自己决定戏剧活动的话题或主题,并由此展开一系列戏剧项目活动。    

脉络二:镜框式舞台—即兴扮演教室—多元空间。在戏剧教育活动过程和结果呈现上,舞台童话剧范式聚焦于镜框式舞台上的童话剧效果,所有编戏、排戏都是为此服务的;戏剧应用于教学范式更加关注教室内教师与儿童的互动,在教室里即兴创作戏剧,探讨议题;基于戏剧表达的戏剧创作范式则是对前两者的结合,既有互动教室的戏剧表达、戏剧创作活动,也有开放式的剧场表演活动,强调了角色开放和情节开放;生长戏剧范式则进一步走出镜框式舞台的局限,将剧场视为一种多元空间,儿童在发现或建构的环境剧场里,可以是处于游戏的“娱己”,也可以是具有观演关系的“娱人”。    

以这两条脉络依次呈现的多种范式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拒绝和对立的,反而是一种继承与变革的关系,并且同时存在。戏剧应用于教学范式继承了舞台童话剧范式中以舞台作为戏剧作品呈现的空间,还拓展了儿童作为演员、剧作家、导演、舞美师从事戏剧工作;基于戏剧表达的戏剧创作范式,既有教师引导儿童针对问题展开的戏剧创作,也有最后戏剧表演,当然是建立在戏剧表达、戏剧创作的经验基础上的。生长戏剧范式的环境剧场,可以在戏剧主题活动(戏剧表达和戏剧创作)后展开,就是对基于戏剧表达的戏剧创作范式的拓展。总之,我国学前儿童戏剧教育范式的发展呈现出叠加递进的学术态势。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