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艺术风格的源流探析与设计创新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1日

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来源

1.1 课题背景

传统文化及民间手工工艺品越来越被人所关注,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措施来保护和弘扬传统历史文化,许多国内外的优秀设计师把眼光投向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元素。惠山泥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无锡的一个标志,它承载了无锡的文化,把它推向更高的平台更大的市场无疑是文化创新和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

必要性:

(1)惠山泥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涉及到实际问题的传承和创新做得还不够。无锡惠山泥人作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工作并不如人意,与一些国家相比,如近邻日本、韩国相比,差距明显,鱼待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

(2)无锡作为旅游城市,大量游客的到来需要提供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惠山泥人作为无锡三大特产之一,需要不断推出满足游客需要的、既继承传统文化、又具有时代的风尚的创新产品,就象无锡的另外一个特产无锡酱排骨,使其远销全国各地。

(3)在文化创新这一时代要求下本课题研究又具有了新的价值。目前我国已把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到了很高的高度和很重要的位置上,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了,中央提出了文化创新的要求,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在这一新形势下,对惠山泥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就具有了时代赋予的新的更大的价值。同时,开展惠山泥人的研究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4)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可行性、前提和基础。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在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品的研究方面,已形成了不少研究成果,如关于纸马的研究,关于剪纸的研究等,以及以往部分教师和学长也对惠山泥人作了研究,形成了相关的研究成果,这些构成了本课题可以从中吸收养份的宝贵资料。

1.2 课题来源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无锡人,从小就看着这些样子可爱的泥娃娃们,有着比常人多一份的感情,对于我来说或是对于每个无锡人来说,惠山泥人就是城市的骄傲,这种热爱家乡的感情是最初让我有研究这个课题的想法的重要原因,希望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探析惠山泥人在历史长河中每一阶段的不同表现,并能找到一条既适合惠山泥人又符合无锡当地发展的道路,将惠山泥人更好地推向市场,不但能发展无锡本土文化还能带来商业价值,提高经济效益。导师在传统工艺品的传承和创新研究上有着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导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本人选择了这一课题作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

2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1 理论价值

第一,深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研究。惠山泥人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对惠山泥人的研究将有助于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

第二,有利于丰富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领域的理论成果。惠山泥人是优秀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历史悠久,是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典型表现,通过对惠山泥人的历史和现实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关于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研究,进一步把握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之间的适当的关系,进一步体现文化的多样性的价值。

第三,有利于拓展和深化对无锡惠山泥人的研究。选题从无锡惠山泥人的演变历程、艺术特征、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紧密联系、面临的困境以及在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寻发展的出路等方面,深化和拓展了关于无锡惠山泥人的研究内容和成果。

2.2 应用价值

第一,深入研究惠山泥人的设计创新,有利于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更有时代气息的优秀惠山泥人的作品来。

第二,有助于提供惠山泥人设计的新思路,促进惠山泥人摆脱困境,实现真正的活态传承。使惠山泥人既体现传统的精髓又使其更富有时代感。

第三,有利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和发扬广大,从历史的角度研究惠山泥人的发展历程,整理惠山泥人的演变历史,概括艺术风格的变化,就是间接的了解了无锡的工艺美术史,同时帮助无锡人更好地了解自己故土的人文风貌。

第四,有利于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传统手工艺的研究,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促进惠山泥人的健康发展。

3 课题研究目标与现状

3.1 课题研究目标

总目标:探究惠山泥人深层的发展演变原因,找到对当代设计创新的突破点,提出当代设计创新的思路和途径,促进无锡地域文化的发展,弘扬传统文化。

具体的目标是:

1、通过对惠山泥人历史演变及艺术特征的阐述和概括,深入挖掘其演变背后的经济社会原因,探寻和抽取其成功的因素。

2、在概括惠山泥人曾经的辉煌和国内外有关传统艺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当代惠山泥人设计创新的突破点,指出惠山泥人设计创新的思路和途径。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其它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

3.2 课题研究现状

惠山泥人是一种民间手工艺,是江南地区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已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以其“色彩鲜艳悦目、造型生动传神、风格别致、品种丰富”等特点,受到大众的普遍喜爱,和国内外的广泛赞誉,被誉为“最具东方的民间手工艺”,是我国三大民间雕塑之一,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也持续展开。

就理论研究而言,学界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探讨。

一是惠山泥人具有深厚的价值蕴含。蒋培玲、李莉、袁少华、董晓萍等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蒋培玲认为,“大阿福”从内容到形式都紧扣“福”字的主题。它带给人们吉祥、如意和幸福。李莉认为,惠山泥人的起源、制作工艺、内容题材、造型等都反映出了艺术的民间性。民俗是产生民间文化的基础,惠山泥人的产生与当地的民俗习惯有关。袁少华认为,惠山泥人的审美是建立在具有鱼米水乡特色的“才智艺术型”吴文化的基础上,它的取材体现出吴文化水乡清怀、刚柔并蓄、宽和包容、开放创新的民风习性。季中扬、胡燕认为,民间艺术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极其稳定,民间艺术是族群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二是惠山泥人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和技术特征。杨华、周怀东、张文裙、黄金霞等作者从造型、色彩、题材等多个方面概括了惠山泥人的特征。其中黄金霞认为,惠山泥人造型简约圆润、饱满,色彩对比既对比强烈又和谐悦目;题材主要是吉祥、祈福。张文裙认为,惠山手捏戏文具有自然质朴的气息,丰富鲜明的装饰意趣,写实与写意结合。

三是惠山泥人发展对策和传承途径。徐习文、余永红、陈朗、田艳、季中扬等作者阐述了他们在这方面的观点。其中徐习文认为,要对民间艺术进行活态保护,增强乡民的文化自信,发挥民间艺术技术精英的作用,开展培训工作,适度实现民间艺术产业化;余永红认为,一方面,要发挥民俗博物馆艺术教育的作用,发挥文化政策和文化研究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提高民众的文化自信,达到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目的。

四是对惠山泥人的新设计和形象创新。杨晓红、武改翠地、李彬彬、黄金霞等作者对此进行了讨论。杨晓红提出了对惠山泥人包装设计更新的观点,她认为包装分为三种类型,即收藏、艺术爱好、纪念三类,并提出了相应的包装要求。

五是对其它国家有效经验的借鉴。潘鲁生、周静、刘志阁等作者分别对亚洲、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经验进行介绍和概括,其中刘志阁介绍了日本手工艺保护的法律和规定,并说明了日本“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协会”的多项职能,以及日本经验对我们的启发。

在实践方面,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就在恢复和发展惠山泥人的生产,成立了一系列的生产组织,尤其是惠山泥人厂的成立,使生产有了快速发展,多项新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大奖,多位手工艺人被授予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的称号。然而,仍然存在着接班人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函待解决。

在上述这些研究中对惠山泥人的各个方面都有所谈及,但是都相对笼统单一的,是针对表象的研究,就问题谈问题,没有一个综合性的分析,缺乏追本溯源、从惠山泥人演变历程的源头进行的探析,了解惠山泥人之所以发展到今天并形成现实模式的原因,从根本上寻找解决方法。

以上现有的研究成果,虽然说在工艺总结、艺术特征研究、惠山泥人大师的著述、惠山泥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及价值观、惠山泥人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惠山泥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惠山泥人的新设计等领域有了一定量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惠山泥人的传承和创新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现有研究在深度和广度、系统化方面还存在不足,尤其是通过研究惠山泥人发展演变的脉络,通过研究惠山泥人形成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空间,有针对性地提出惠山泥人发展的有效思路和途径等方面,力度还嫌不够;另外如何有效地利用惠山泥人这一无锡地方特色传统工艺品,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促进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地方文化特色,这些方面的研究力度还需加强,对真正适合惠山泥人发展特点的国内外传统手工艺的成功经验还需深入探讨和真正把握,以上这些方面都值得深入地持之以恒地加以研究。

4 概念界定

4.1 手工艺

民间手工艺品是指民间的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手工艺品的品种非常繁多,如宋锦、竹编、草编、手工刺绣、蓝印花布、蜡染、手工木雕、油纸伞、泥塑、剪纸、民间玩具等。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各地的手工艺品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充分的展示了中国手工艺术的风采。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她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门类、传世佳作蜚声海内外,几千年来,传统手工艺产品始终是代表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产业。传统的工艺品既是文化艺术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4.2 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可分为艺术家风格和艺术作品风格两种。由于艺术家世界观、生活经历、性格气质、文化教养、艺术才能、审美情趣的不同,因而有着各不相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形成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艺术作品风格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展现出的总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主题的提炼、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体裁的驾驭、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艺术风格学有时指某一艺术作品的风格,有时指一系列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总的格调。艺术家风格和艺术作品风格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艺术家风格并非抽象、空洞的存在,而要具体落实到艺术作品上;艺术作品的风格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直接根源于艺术家的风格。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变异性相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艺术风格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在阶级社会里,还不可避免地打上阶级的烙印。社会主义的艺术,提倡政治方向的一致性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鼓励艺术家在“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指引下,发展不同的艺术风格。当然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的艺术风格,这是由于人们在一段时期内受到共同的影响有着比较接近的审美趋向。比如汉代大多崇尚简洁浑厚的艺术风格,18世纪的法国流行装饰味极强的洛可可风格等。

4.3 设计创新

创新设计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技成果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创造性、新颖性及实用成果性的一种实践活动。创新是设计本质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作为“为传达而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如何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是每一个设计者始终要面临的中心问题。但是,在当今社会,仅仅把传达信息的关键词定位于正确和充分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要把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重视起来,从设计理念、视觉语言和技术表现方式的创新入手,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

5 惠山泥人已知现存问题

现在的惠山泥人出现行业滞后的状况,市场需求量降低,产品结构单一,产品质量粗制滥造。文章以问题为导向,从这三个表征出发,为什么惠山泥人会从当初的盛名之下发展到今天这种局面,这三个表面问题下到底还有哪些深层问题巫待发现,这也是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原因。

6 研究思路和方法

6.1 研究思路

首先,以表征问题为导向,对惠山泥人的历史演变做出分析和总结,涉及到惠山泥人的远古雏形、公元前惠山泥人的起源、唐宋时期泥塑“粗货”的出现、明清时期惠山泥人的成熟,到民国时期泥人由盛而衰及新中国成立后惠山泥人的恢复和发展。

其次,通过历史演变的规律概括惠山泥人的艺术特征,分析了惠山泥人演变的自然、文化、经济、社会根源。

再次,根据演变和艺术特征形成的原因,在三个表面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惠山泥人的发展困境,对国内外相关传统手工艺品成功经验及对惠山泥人的启示作用进行分析概括。

最后,提出惠山泥人自身技术设计革新之策和惠山泥人品牌文化营销之策。

6.2 研究方法

在该课题具体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资料分析法与归纳法、跟踪调查法、样本分析法、访谈法、跨学科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线上线下互联网和书籍实物,查阅大量与惠山泥人相关的文字文献内容,并用自己的加以整理概括。

 (2)跟踪调查法:对泥人博物馆进行不间断的跟踪研究,从不同方面了解惠山泥人的历史人文,制作工艺等。

 (3)样本对比法:把国内外现有的一些类似案例与惠山泥人进行比较,从而找出惠山泥人的不足之处和借鉴成功经验。

 (4)跨学科研究法:也称交叉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选题进行综合研究。

 (5)访谈法:对惠山泥人老艺术家进行跟踪访谈,了解惠山泥人历史演变、现实状况和背后的故事。

7 创新与特色

首先,惠山泥人在其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曾经在清朝末期达到历史的高峰,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本文由分析惠山泥人的历史演变过程入手,分析惠山泥人成功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从历史与逻辑结合的角度,把惠山泥人的艺术特色进行归因,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现惠山泥人的规律性,并剖析出有利于惠山泥人生存和发展的因素。

其次,运用上述研究所获得的观点和结论,并借鉴其他传统手工艺品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考虑到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惠山泥人所处环境的变化,从而由理念层面到器物操作层面系统性地提出了惠山泥人创新发展的途径。并且惠山泥人作为无锡的三大特产之一,通过设计创新找出一条更适合惠山泥人也更符合无锡文化传播的新道路,将它更好的推向市场,不但能发展无锡本土文化还能带来商业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