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证》发表30周年回顾与评述—剩余价值哲学的to个创新学术观点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5日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篇题为《对所谓“马克思主义普遍价值概念定义”的否证》(以下简称《否证》)的论文横空出世,先是在《未定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内部发表,后又在《光明日报》(哲学版)公开发表。①《否证》的发表,震动了当时在我国刚刚兴起的价值哲学研究,王玉棵先生在总结20年来我国价值哲学的研究时,特别强调了此文的学术反响。②最近,张建云研究员和鲁品越教授分别发表论文,对《否证》给予了高度关注。③那么,一篇论文,为什么在发表30年后仍得到、或者说才得到学界的认可呢?《否证》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   

乍一看,《否证》的观点简直太不可思议了,竟然否定“需要”。“需要”这个人人都需要的概念,怎么能够否定呢?这是任何人都无法理解、也都无法接受的。然而,《否证》却严密论证了:在价值论上对“需要”进行“哲学否定”的不是别人,而正是马克思本人。这就使人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否定需要”这个看似“离奇”的观点,背后似乎蕴藏着深刻的哲学内涵。   

显然,《否证》只是“破”,而后应该开始“立”了。   

?立什么?怎么立?不破不立,否定之后往往紧跟着就要进行建立。那么,“否定需要”之后,我们要建立什么呢?或者说,我们能够建立什么呢?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宝贵遗产。但是,揭示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否能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该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呢?实际上,仅从政治经济学、而不是从哲学上去研究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是无法继承剩余价值学说真谛的;要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下大功夫研究建立完整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

如果说《否证》只是建立“剩余价值哲学”的“导火索”,那么研究建立剩余价值哲学的“突破点”又在哪里呢?   

二、两个突破点(两个“二重性”)   

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一回事,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又是另一回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点在于学习和理解,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点则在于突破和超越。当然,这里所说的突破和超越,并不是脱离和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突破和超越,而是遵循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突破和超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一种静止和僵化的理论,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真理。所以,即便是马克思本人的观点,也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第一个突破是关于“劳动力价值等于生活资料价值”的观点。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劳动力的价值,等同于维持劳动力所消耗的物品的价值。马克思写道:“劳动力的价值,实际就是维持一个有劳动力的人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ftl(}ttt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下,显然是对的。因为,在生产力发展的初期,雇工从事着简单的劳动,并不需要太高的劳动技能,所换来的,也只是简单的食物和简陋的生活资料,劳动者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所得到的报酬也没有太大区别。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劳动者技能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种劳动技能的差距,必然会拉大劳动报酬的差距。再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再只是满足“一日三餐”的追求,而是更多地注重生活的品质、文化以及精神的追求。这时,劳动力的价值,不再是一种“物的价值”(生活资料),而成为一种“人的价值”。   

所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劳动力价值“二重性”概念,即相对于生产力的劳动力价值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劳动力价值”。前者是由劳动力再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后者是由生活资料再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前者是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后者是维持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前者是凝结在劳动力中的抽象的人类社会劳动,是劳动力价值,是劳动力交换的尺度;后者是资本维持与劳动力的雇佣关系的手段,是劳动力报酬,是劳动力买卖的尺度。   

()第二个突破是关于“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观点。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是商品价值所能采取的两种不同的和完全对立的形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它的对象和它的手段”;“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一,}2}也就是说,劳动工具只是劳动力这个创造价值的“可变资本”和劳动对象的中介,只“参与”劳动、不“属于”劳动的劳动工具仅仅是一种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不能创造新的价值的“不变资本”。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下,显然是对的。因为,在生产力发展的初期,劳动工具十分简陋,劳动工具磨损(折旧)的程度,就等于它所加工产品的增值量。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工具也有了质的发展,那些电子化的劳动工具几乎没有磨损、“不知疲倦”地在创造着新的价值。   

所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剩余价值“二重性”概念,即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概念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概念。在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劳动力是唯一的“可变资本”,而简陋的劳动手段(生产资料)则是“只折旧不创新”的“不变资本”;这时,剩余价值等于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与劳动力生活资料的价值之差。在这个历史阶段,剩余价值的性质主要是由生产关系来决定的,是一种“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这种性质的剩余价值是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然而,在生产力发展的高级阶段,不仅劳动力创造价值,先进的劳动手段也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劳动力和劳动手段都是“可变资本”;这时,剩余价值等于劳动力和劳动手段创造的总价值与劳动力和劳动手段自身的总价值之差。在这个历史阶段,剩余价值的性质主要是由生产力来决定的,是一种“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这种性质的剩余价值是现代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产物,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   

三、两位哲学巨人的思想方法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般的说法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如果把这个说法引伸一下,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物”的问题,一个是“人”的问题。围绕着这两个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展开的呢?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主要是围绕“物的问题”展开的,而历史唯物主义主要是围绕“人的问题”展开的。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和“人”是相互孤立的、还是相互融合的呢?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该如何继承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呢?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巨人有两位,一位是列宁,一位就是卢卡奇。   

()列宁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将“人”往“物”里融合(以物为主)   

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的经典论述是列宁给出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f}1N}2s}这就是著名的唯物论的反映论。在“反映论”中,列宁突破性地把“人的反映”写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也就是说,物质范畴中不仅有“物”,也有“人”。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道:“开始是最简单的、普通的、常见的、直接的存在:个别的商品(政治经济学中的存在)' 

[3](p357c)可见,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将“商品”定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存在”,这充分说明了列宁将“人”往“物”里面融合的哲学思想,因为“商品”不是“纯粹的物质”,“商品”是人生产的,“商品”这个“物”包含有“人的因素”在其中。   

()卢卡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物”往“人”里融合(以人为主)   

列宁提出的是“唯物论的反映论”,而卢卡奇提出的是“社会存在本体论”。卢卡奇是最先读到《手稿》(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所以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的问题”特别关注。卢卡奇把“人的物化”(类似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异化”)自觉地与《资本论》联系起来。他说:“工人的劳动力跟他的人格分裂,劳动力变成了物品”}4n}9}}+这种人的机能转变为商品,彻底揭示了商品关系的这种社会已经非人化的和正在非人化的功能”。f41(}}s7}c可见,卢卡奇关于“劳动力”转变成了“物品”的认识,充分说明了卢卡奇将“物”往“人”里面融合的哲学思想,因为“劳动力”不是“纯粹的人”,“劳动力”是商品的“生产者”,“劳动力”这个“人”包含有“物的因素”在其中。   

四、两个基本范畴   

列宁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将“人”往“物”里融合,卢卡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物”往“人”里融合,这种将“人”与“物”互相交融的思想方法极大地启发了剩余价值哲学的研究路线:既要有“物”的哲学范畴,也要有“人”的哲学范畴。终于,延续列宁和卢卡奇这两位哲学巨人的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确立了自己的两个基本哲学范畴。   

()剩余价值哲学的“物性范畴”。   

除了列宁将“商品”确立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存在”外,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认为:“社会存在”是一种“具有价值特征的存在和意识的统一体”。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认为:“不可以把物质作为它本身来考察,而必须作为社会地、历史地为生产组织起来的东西来考察”。l   

仔细分析一下以上观点描述的概念:“政治经济学的存在”(列宁)、“具有价值特征的存在和意识的统一体”(卢卡奇)、“社会地和历史地为生产组织起来的东西”(葛兰西),这些既模糊又清晰的概念明明自自地指向了一种人人都熟悉的“社会存在”—商品!所以,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扬弃了传统的“物质本体论”、将“商品”确立为“物性范畴。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