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义利观呈现多种多样面貌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5日

三国魏杜恕说,“水性胜火,分之以釜颤,则火强而水弱;人性胜志,分之以利欲,则志强而性弱”,肯定利欲对人立志的激励作用。西晋傅玄说,“丈夫重义如泰山,轻利如鸿毛,可谓仁义世则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的义利观。蒋济随司马郭政变有功,司马郭进封其为都乡侯,封邑七百户。蒋济固辞。东晋孙盛评论说:“蒋济之辞邑,可谓不负心矣。语口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蒋济其有焉。”南朝宋谢灵运性好山水之游,有人认为这是心无大志。谢灵运认为,自己无济民救世之才能,“岂以名利之场,贤子清旷之域邪!语万乘则鼎湖有纵髻,论储贰则山有绝控。又陶朱高揖越相,留侯原辞汉傅。推此而言,可以明臭亦反映了他的名利观。北魏李谐著述身赋》,“夫体咎相踢,祸福相生。龟益迷其兆,圣达蔽其萌。览成败十前迹,料趣舍十人情。咸争途以走利,罕外己以逃名。连从车以载祸,多厩马以取刑。岂知夫一介独往,乃千乘所不能,把名利看做致祸取刑之途。    

福祸观。三国孙吴陆景作械盈》说:“富贵,天下之至荣;位势,人情之所趋。然古之智士,或山藏林窜,忽而不慕;或功成身退,逝若脱展者一,何哉?盖居高畏其危,处满惧其盈,富贵荣势,本非祸始,而多以凶终者一,持之失德,守之背道,道德丧而身随之矣。”西晋傅咸作姑蝉赋序》说,“樱桃为树则多荫,为果则先孰。有蝉鸣焉,聊命粘取。退惟当蝉之得意十斯树,不知粘之将至,亦犹人之得意十富贵,而不虞祸之将来世用寓言笔法阐述了福与祸之间的关系。东晋明帝任庚亮为中书监,庚亮上书固辞,说:“今以臣之才,兼如此之嫌,而使内处心普,外总兵权,以此求治,未之闻也;以此招祸,可立待也。虽陛下二相明其愚款,朝士百僚颇识其情,天下之人安可门到户说使皆坦然邪!’’工留庚亮的福祸观可谓不同一般人。南朝刘宋颜延之的友人请他占卜仕途吉凶,颜延之便作伏益篇}},讲喜中有忧,吉中有凶的道理。北齐高洋策问樊逊福祸报应之事,樊逊对口,“臣闻五方易辨,尚待指南;百世可知,犹须吹律。况复天道秘远,神迹难源,不有通灵,孰能尽悟。乘查至十河汉,唯睹牵牛;假寐游十上玄,止逢翟犬。造化之理,既寂寞而无传;报应之来,固难得而妄说,”是一种神秘的福祸观。    

人生观。三国时期,孙吴社会弈棋之风很盛,韦昭认为是“技非六艺,用非经国”的无用之术,作膊弈论》说,“一木之秤孰与方国之封?枯棋三百孰与万人之将?衰龙之服、金石之乐,足以兼棋局而贸博奕矣。假令世士移博奕之力而用之十诗书,是有颜、阂之志也:用之十智计,是有良、平之思也;用之十资货,是有猜顿之富也;用之十射御,是有将帅之备也。如此,则功名立而鄙贱远臭认为人生建功立业成功立名才不虚度。西晋傅咸“读特》至孵蟒》,感其虽朝生暮死,而能修其翼}便作孵蟒赋》,“有生之薄,是口蚌蟒。育微微之陋质,羌采采而自修。不识晦朔,无意春秋。取足一日,尚又何求?戏停淹而委余,何必江湖而是游借蚌蟒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为、晋葛洪鲍朴子自序》:        

洪体乏进趣之才,偶好无为之业。假令奋翅则能陵厉玄霄,骋足则能追风镊景,犹欲哉劲翩于鹤毓之群,藏逸迹于破驴之伍,岂况大块享我以寻常之短羽,造化假我以至鸳之赛足?自卜者审,不能者止,又岂敢力苍蝇而慕冲天之举,策破鳖而追飞兔之轨;饰摸母之笃陋,求媒阳之美    

;推沙砾之贱质,索千金于和肆哉!夫憔侥之步而企及夸父之踪,近才所以踱碍也;要离之赢而强赴扛鼎之势,秦人所以断筋也。是以望绝于荣华之途,而志安乎穷纪之域;慕霍有八珍之甘,蓬单有藻悦之乐也。故权贵之家,虽咫尺弗从也;知道之士,虽艰远必造也。考览奇书,既不少矣,率多隐语,难可卒解,自非至精不能寻究,自非笃勤不能悉见也。相对十经营仕途追求功名,葛洪志安穷记之域,甘食黎蕾、乐居蓬革,远离权贵之家,追随知道之士,则是另一种人生态度。南朝梁萧方等曾著人生论:“人生处世,如白驹过隙耳。一壶之酒,足以养性;一革之食,足以怡形。生在蓬篙,死葬沟壑,瓦棺石,何以异兹?吾尝梦为鱼,因化为鸟。当其梦也,何乐如之,及其觉也,何忧斯类,良由吾之不及鱼鸟者一远矣。故鱼鸟飞浮,任其志性,吾之进退,恒存掌握,举手惧触,摇足恐堕。若使吾终得与鱼鸟同游,则去人间如脱屐耳。”北齐祖鸿勋辞官回乡,给阳体之写信说:“夫昆峰积玉,光泽者一前毁;瑶山丛桂,芳茂者一先折。是以东都有挂冕之臣,南国见捐情之士。斯岂恶粱锦,好蔬布哉,盖欲保其七尺,终其百年耳。今弟官位既达,声华已远,象由齿毙,膏用明煎,既览老氏谷神之谈,应体留侯止足之逸。若能翻然清尚,解佩捐替;则吾十兹山,庄可办一。得把臂入林,挂巾垂枝,携酒登睐,舒席平山,道素志,论旧款,访丹法,语玄书,斯亦乐矣,何必富贵乎把携酒入林、登山抒志、访丹法、语玄书作为人生追求,与葛洪可谓异曲同土。    

上述现实社会哲学思想的十个方面的内容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普遍性。在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都可以发现这些观念的存在。第二,历史性。这些观念的存在,不是以零星碎片的方式,而是有着历史的连续性。每一种观念都可以形成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的历史长链。第三,丰富性。它是社会上皇亲贵族、官僚士大夫、文人学者一、隐遁之士各色人等的观念集合体,是相同、相似甚至相左观念的集合体。因此,现实社会的哲学思想对十哲学思想史的研究,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