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及其地域特征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26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要素组织和发展地域空间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正是新时期现代农业区划问题的缘起。

1 农业生产自然地理格局变化    

主要表现为气候变化和土地资源格局分异引发的空间格局变化。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之下,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热量资源增加,辐射资源减少,全国i。℃积温带北移西扩,导致中国一年三熟、一年两熟耕作制度区域北界北移,一年一熟区域面积减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北方地区呈现较为明显的增温趋势,以东北地区为例,农作物生长季节的日均温平均每10年上升0.34 0C"'。北方增温现象延长了农作物生长季,减弱了东北地区寒冷气候对农业生产的限制作用,致使作物种植适宜区发生空间变化,北方缺水地区的林草地开垦也突破了气候条件的约束。全国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显示,1990-2010年间,中国新增耕地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1996-2009年全国减少耕地逾13.53万km-,其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自治区)增加耕地约8万km-,占全国耕地增长面积的56.9%,而同期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东南5省(区)减少优质水田1.19万km-,相当于减掉福建全省水田面积。

2 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转型    

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方式转型,中国农业生产手段、技术模式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十二五”期间,中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高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3%中国农业发展逐步由以资源要素投入为主转向以技术投入为主,农业生产主要动力由人力、畜力逐渐转为电力、水力等机械力,农业生产效率更多受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设施建设等因素影响。进入21世纪,中国颁布了《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有计划地通过土地平整、水利设施、田间道路与农田防护等工程建设进行土地整理和综合整治。仅2011-2015年间,建成高标准农田26.67万km-,粮食主产区亩均产量提高10%}20%。土地整治工程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使用产能,拓展了土地资源多宜用途,催生了农业园区化和田园综合体。同时,农村土地经营股权化、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现代农业主体不断涌现,促进了不同地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成为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主导动力。

3 农业生产结构与经营机制转变    

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中国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经营机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伴随着“九五”以来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国农村劳动力以每年超过400万人的速度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生产主体出现老弱化,城镇常住人口较1980年增长了3 7%,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结构转变。在粮食需求保持刚性增长的同时,中国农产品消费结构向安全、健康、营养进行升级。1980-2014年,粮食、食糖的全国居民人均消费量分别年均降低2%和4%,而禽类、蛋类、水产品和肉类的人均消费量分别年均增长10%6%- 5%和2%,中国农业逐渐由满足食品供给向满足营养供给转型。同时,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与加工业、第三产业融合,出现农牧结合、农旅结合、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发展新模式。农业及其全产业链的劳动地域分工不断细化,并在自然环境和市场规律双重作用下形成了初级农产品生产与相关产业集中分布。区域农业价值不仅局限于提供食物、纤维和农业人口就业保障,而是受区域地理特征、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综合影响,农业生产逐步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

4 农业生产优势区与产业带空间分异    

农业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异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空间格局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主导农产品优势带基本形成。以粮食、棉花、油料生产为例,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新疆西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地区各县市粮食生产集中度普遍增长,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南沿海地区粮食生产相对优势降低,粮食生产重心总体呈北移东进态势,粮食主要产区的空间集聚性增强;棉花主要产区由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向新疆转移;油料作物生产重心呈现南移东进趋势,逐步向四川盆地一长江中下游平原一黄淮平原、北疆一蒙西一东北西部两个带状地区集中(图1一图3)。区域性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功能出现分异,东部沿海省市适应人口密集区食品供给刚性需求和居民观光休闲新需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兴起并快速发展;西部地区从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山地丘陵区农业快速转型,如陕西延安市10年退耕还林6020 km-,同时推进治沟造地337 km-,实现了农业生产由坡地向沟道、地表由黄变绿的转变。此外,随着大中城市城镇化、园区化发展,城市近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勃然兴起,农旅结合的多功能产业带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新时期中国农业综合区划可理解为农业自然地理环境、农业地域功能与农业生产力水平共同约束下的现代农业地域类型划分,但在作用机理上存在明显差异:①自然地理环境约束,要求从发生学的角度划分农业地域。气候、地貌是决定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因素,包括海拔、地形起伏和光、热、水等自然要素。通常单要素指标并不能决定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多种自然要素在时空上的祸合程度成为辨识和划定农业类型区的重要依据。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受地理地带性规律的支配,因而在自然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农业类型区是相对稳定的。典型试验表明对于农业自然条件欠佳的区域,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和合理配置一定的农田设施与技术措施,可在一定限度内突破农业自然条件的限制;②农业地域功能约束,要求从人文过程及其复杂因素祸合视角划分农业地域。随着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规模扩大和水平提升,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促成了空间上的势能差,并使农业生产要素在势能差的作用下实现空间重构,以获得不同区域尺度下更高的投入产出效率,形成多尺度的农业功能地域;③农业生产能力约束,要求着眼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按照农业多功能性与生产力差异性来划分农业地域。本文借鉴了多项研究成果,将农业地域功能划分为农产品供给功能、就业与社会保障功能、生态保育功能、休闲与文化功能。根据自然地理环境与农业地域功能祸合性划分农业地域类型,既能够反映当前农业发展现状与格局,也能对区域农业转型发展方向和潜力提出科学预判。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