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村老人农业的实践图景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1日

 

  豫南S县L村,为当地行政村下辖的一自然村,典型的华北地区一般农业型村庄,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处,村集体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并无特别集体经济收人,属于维持型村庄。值得补充的是,此处华北地区的界定,并非完全地理意义上的华北地区,而是社会文化结构意义上的华北地区,即将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为超越个体家庭却低于村集体或宗族的户族、门子、亲族的河南、陕西、山东等省份也归为华北地区。全村由两个村民小组组成,人400人左右,人均耕地0.067公顷左右,当地农业种植一年两季,夏季作物以冬小麦和油菜为主,秋季作物以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等为主,经济作物较少。其中,年轻人多外出务工,老年人多在村务农,形成了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耕半工的家计模式。这一代村庄中的老年人,多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因此,他们基本属于多子家庭,独子家庭极少。本节中,笔者拟尝试对华北老人农业的发展历程、内涵和特征做出勾勒。    

(一)发展历程    

从全国来看,老人农业发展过程中,打工经济的兴起、发展扮演了关键性变量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村庄边界打开,村民睁开眼睛看外面的世界,尤其在90年代中后期背负更为沉重的税费负担的情况下,村庄中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讨生活,这时候的家计格局主要为以性别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结构,也就是家中年轻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老人和女性留守家中务农,这时候的农业劳动力有女性化的特征,老人农业尚处于萌芽当中。          2006年,农业税费取消,这一政策举措客观上进一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加之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为进城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农村中青年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经商。与90年代不同,在具有较高比较收益的外出打工的直接驱动下,女性也开始外出务工,家里的农地要么交由老人耕种,要么交由在村生活的亲戚朋友邻居耕种。这一群体,多为因上有老、下有小或家中有病人等无法外出的中年人,他们因生活在村庄,社会关系也在村庄,对村庄大小事务都格外上心,数量不多,却非常重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坚农民群体,约占20%。至此,老年农业正式形成,且和村中中农群体一道,构筑了我国农村农业种植主体格局。至于近些年兴起的家庭农场、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调研情况来看,尚不足以动摇老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尤其是在华北平原这片小农的沃土上更是如此。    

综上,我们可以建构起如下链式逻辑: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打工经济兴起—村庄边界打开,年轻人外出务工,老年人和妇女留守务农,形成以性别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2006年税费取消,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农村女性也外出务工—老人农业正式生成,且形成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和家庭再生产模式,同时,和中农群体一道,构筑起我国农业种植的基本格局。 

(二)基本内涵    

老人农业,从字面上看,应有“老人”加“农业”。文中,老人农业主要是指由年龄在5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国南方宗族性村庄,老年人地位较高,完成人生任务多在45岁前后,此后,这些做了爷爷的“老人”便进人退休状态,从事农业劳动的年龄开始得旱,结束得也旱,70岁以上继续种田者,多为自愿种田,闲来无事,不如种田,一来种点“放心粮”,二来锻炼身体。而北方小亲族村庄,老年人地位式微,村庄竞争激烈,人生任务压力同样会传导到老年人身上,老年人需要种地养活自己,为子女减轻生活负担,即使年龄很大,但只要能够“干得动”,就会选择种地为自己“地里扒食”。对于他们而言,人生没有退休,除非年老体衰到不能自理。这种情况下,华北老人从事农业劳动的年龄一般偏大,70岁以上者大有人在。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