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进化心理学范式的背景研究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8日

一、进化心理学范式的哲学背景

进化心理学在诞生之后,尽管回避关于人类哲学问题的思考,但是当进化心理学范式主张以进化论为指导来说明人类心理机制为何性的时候,就表明它依然信奉着科学主义路线,实质上是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一种延续,这也就意味着进化心理学的范式就已经自觉不自觉的的受到近代哲学的世界观和实证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影响。

近代哲学的世界观

近代哲学家英国的霍布斯抛弃笛卡尔有关精神方面的理论主张,提出物质才是人类活动与动物行为的决定因素,二者均遵循着自然法则,换而言之,二者都受到自然进化规律的支配。霍布斯进一步认为,人类心理的活动就是一种心理的计算活动,那么人类心灵的逻辑思维活动也实际上是心理对信息进行操作、加工、计算的一种活动。这种心灵的计算活动意味着心理是一种连续的、非间断的、而且不断变化过程。

19 世纪 20 年代美国自然主义哲学家塞拉斯(W.Sellars)提出“进化的自然主义”这一哲学思潮。这种思潮不同于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或者胡克的“人本主义的自然主义”这两大哲学思潮。塞拉斯提出,一切事物都是处于时空之中,或者是一个物理系统,或者是与该系统相互联系。心灵亦如此,心灵也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并非超自然的东西,它是有机体的内在因素,只有通过在与大脑发生联系的情况下才能够表现出来。塞拉斯更是强调世间万事外物不仅是物质表现的,又是进化的,活动原则并非从外面引进的而是自然界固有的特性。这也就意味着,人类的心理、行为模式早已经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而且自然早已把这种模式印刻在人的大脑中,只有在某种环境的刺激下才能够激活这些模式,才能够通过外在观察。

显然,从霍布斯关于人及心灵的看法和塞拉斯提出的进化的自然主义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其中包含有当代进化心理学的理论种子。后来进化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也把这些观点完全的贯穿到其研究的每个角落,成为了其研究领域的一条主脉络。进化心理学在确立自己的世界观的时候很明显受到其影响,进化心理学提出不仅人类行为受到进化规律的支配,人类的心灵亦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而且人类的心理机制是一种信息加工系统,只不过该系统的形成时期是在远古时代。这种观点与霍布斯的心理计算理论以及塞拉斯的人的心理、行为也受到自然进化规律的支配有很大的相似性。 

实证主义哲学

实证主义哲学最早兴起和发展于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法两国,其先后经历过孔德的社会实证论、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实证论以及石里克和卡尔纳普等人的逻辑实证论。总体而言,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涉及到获取研究材料的方法上,另一方面则涉及构造科学理论规则。在实证主义哲学看来,科学应该坚持的原则在于任何知识的获得都必须有观察或者实验的事实依据,命题的提出只有被证明或者证伪才算是有意义的。主流心理学的几种不同范式都是以实证主义哲学作为其方法论基础而发展起来,进化心理学范式亦不例外。

进化心理学确立自己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时候已然受到了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在实际研究中已经自觉不自觉把实证主义哲学作为其所遵循的方法论。首先,在研究假设的提出上,所依据的理论都是已经得到证实的理论或者依据对当前社会现象事实的观察。其次,在实验中其采用客观性的方法来验证其所提出的假设,譬如实验法、观察法等。即使在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推论法,它也遵循着严密的逻辑而进行的推论,这正是逻辑实证论的表现。最后,在进化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中,只有那些能够得到证明或者证伪的进化假设才能够保留,否则剔除出去。这些都无不表明进化心理学在研究中都始终贯彻着实证主义哲学的研究路线,坚持着实证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可验证性法则。

二、 进化心理学范式的科学背景

进化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是与整个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特别是生物进化论思潮、习性学和社会生物学等学科相互作用和渗透密不可分。这些思潮和学科的发展也为进化心理学范式的兴起、发展提供了牢固的理论基石和实践的前提。

生物进化论思潮

生物进化论是一种寻找生命生存规律和发展方向的系统性的科学理论。它并非某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而成为一种综合的理论。早在19 世纪初期,法国人拉马克(Lamarck)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大胆的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进化的过程的观点。其进化观点主要表现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这两个基本准则。随后斯宾塞更加系统的提出了一些进化的基本观点,他不仅提到了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的进化观点,而且他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更是提出了心灵也如同有机体一样具有进化的历程。在此之后他将进化论引入心理学,他不仅把“适者生存”视为是生物进化过程的结果,并且还将其认作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一种方式。达尔文在继承和扬弃了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选择论,以此作为生物进化的解释理论。自然选择理论包括三种必要的成分:变异、遗传和选择。在自然选择理论之后达尔文还提出了性选择理论,用来解释那些有利于择偶成功的人类特性的进化过程。虽然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的一系列观点,但是他并不知道“遗传”机制的本质是什么。后来孟德尔提出了“颗粒式”理论,指出上一代的特征是以单独的结构一成不变的遗传给下一代,这种单独的结构就是“基因”。到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多勃赞斯基(Dobzhansky)等人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和颗粒遗传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场“现代综合”的科学运动,最终形成了综合进化论。至此,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理论根基变得更加牢固。

生物进化论思潮兴起后,很快影响到许多其他的学科领域并得到快速传播。心理学界也开始把目光转向了进化论,特别是美国的进化心理学更是受到进化论的影响,因为进化论的观点都已经得到了证明,进化心理学家不仅无需再对这些理论进行论证,反而可以直接引用这些理论来研究心理学。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进化心理学家们提出以生物进化论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认为进化论可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元理论,并以此来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一系列的概念工具,真正实现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正如心理学家德瓦尔所言那样:“我敢预言,50年之后,每一个心理学家的墙壁上都会悬挂着达尔文留着鬓角的画像。进化论取向将在人类的行为研究中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包容或取代各种毫无联系的理论”(DeWaal,2002,P17)

习性学

进化论确立之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洛伦兹(Lorenz)和廷伯根(Tinbergen)创建了进化生物学的分支——习性学。其从进化论的视角开始研究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活动。主要研究包括:分析整个动物行为的方式;比较某一系统中动物行为的相似性,从而研究它们在进化过程中的关系,例如通过杂交实验来研究基因的决定作用;观察和分析物种的行为与它们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当时美国的心理学外部学术环境中看,习性学的出现是对美国极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反抗。习性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来描述很多的动物行为特性,认为这些行为特性实际上早在先天就已经具有,不是受到后期环境的影响而形成。而且廷伯根(Tinbergen)还特别指出动物行为的功能就是为了使动物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

习性学的兴起和发展也为进化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它促使着心理学家重新考虑生物学在人类行为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学者开始重新考虑遗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特别是习性学的研究者对动物适应器的关注更是为后来进化心理学家研究人类的适应器提供了实践基础。这也正如洛伦兹早期所言“我们的认知和知觉范畴,完全先于我们的后天经验,它们是适应于环境的”(Lorenz,K 1941 P99 引自 I. Eibl-Eibes-feldt  德文原版翻译。1989,p8)。虽然习性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进化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条件,但是其过度专注动物行为的描述,而不去挖掘行为产生的原因,更没有去探究产生这些行为的大脑内部的神经机制,最根本的是它并没有去探究人类的行为,这导致后期学者把进化论引入到对人类行为的研究中,形成了一种新的学科——社会生物学。

社会生物学

1975 年威尔森(Edward O. Wilson)出版了《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这一著作,标志着社会生物学的正式诞生。它是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的一门新学科,综合了分子生物学、整合的神经生理学、习性学、比较心理学和群体生态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而且其研究的是自然界中的一切物种。社会生物学其实际上是“以进化的角度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认为吸引、养育、互助、攻击等行为是为了生存和繁衍而进化产生的,行为的目的在于基因的延续”。(Bereczkei,T.  2000)。在其体系内还包括很多具体的研究理论。例如汉密尔顿(Hamiltom)的内含适应性理论,威廉姆斯(Williams)的澄清适应和自然选择理论,特里弗斯(Trivers)的开创性理论等。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社会生物学在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譬如群体选择、利他行为等。

社会生物学对进化心理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生物学中所包含的亚理论不仅为进化心理学研究的具体领域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论指导,而且进化心理学的进化分析水平更是以此为基础而形成。二是社会生物学的具体研究成果不仅为进化心理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实践的基础,而且还为进化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提供证据支持。很显然,社会生物学已然成为了进化心理学的重要基石之一。

三、进化心理学范式的心理学背景

进化心理学范式的产生必然有着其心理学方面的背景,特别是传统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偏狭以及心理学先驱们的研究更是为进化心理学范式的产生提供了一定契机和学术氛围,进化心理学范式也就应运而生。

1   传统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偏狭

在如今进化心理学范式看来,传统心理学研究范式具有偏狭性。这些偏狭性主要主要表现在:

(1)传统心理学研究层次的表面性。这种表面性一方面表现在传统心理学研究范式只说明了心里机制的“如何”,未能说明心里机制的“为何”。换而言之,传统心理学研究范式只揭示了当前人类心里机制能够用来做什么,并没有揭示人类为什么能够产生这种心里机制,以及产生这种机制是为了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适应性问题。另一方面传统心理学研究范式只注重对人类心理机能、行为近因的探讨。它从横向的、平面描述的维度来研究人的心理机能,而缺乏少一种从纵向的、深度的、进化历史的维度来对追溯人类心理机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2)传统心理学研究方式的非自然性。首先,在进化心理学家眼中看来,这种非自然性主要体现为传统心理学研究范式在心理机能的划分上所具有人为性和随意性。传统心理学没有紧扣适应性问题来划分人类的心理机能,缺乏一种划分心理机能的特定标准,导致在研究中缺乏一条主线。其次,这种非自然性还体现在研究成果的零散性。由于传统心理学研究范式在心理机能划分上的人为性和随意性,使得人类的心理机能被划分的七零八落,支离破碎,导致心理学出现许多不同的分支,最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变得更加零散,心理学的知识也变得缺乏系统性。

(3)传统心理学研究视野的单一性。这种视野单一性表现为传统心理学研究范式所主张的心理学是一种单一的学科,均不重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学科之间具有分裂性,缺乏多学科的整合性,没有引领心理学朝着更为广阔广泛的科学综合迈进。其原因在于传统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理论基础不健全,科学依据不牢固,研究范围狭窄,不同取向的心理学之间缺乏一种共同遵循的元理论和概念框架。

2   心理学先驱

进化心理学在心理学上的先驱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在其《自传》中提到他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他吸收了关于有 机体进化规律的观点,坚信表面上看起来极其混乱的梦也有着规律可循。他还提出本能论:一个是求生本能,另一个是性本能。他认为本能不仅仅是适应环境的产物,更是适应环境的一种工具,并提出性本能是人类心理行为的决定因素。后期荣格则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观点,他认为集体潜意识就是人类祖先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而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来解决相关问题并获得的相关经验,最后这些方式和经验都以遗传痕迹的形式存储在人脑中。尽管精神分析心理学并没有对进化心理学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它在吸收了进化论的观点的前提下对有机体本能、意识、集体潜意识进行研究研究。其不仅是进化论思想在心理学中的一次伟大尝试,更是开辟了一条由进化论研究心理学的道路,为后来进化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条件。

在美国以詹姆斯、卡尔为代表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进化论影响。它强调研究人类本身所具有的意识,意识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整体。然而在机能主义心理学看来,它们更认为意识是帮助有机体存在的一种工具,意识的目的是为了使得人类的更好的适应环境以便生存和繁衍下去,其实际上强调的是意识的对人类行为的功用性。与此同时,在美国以进化论为基础又产生了一种新的心理学——种系发生心理学。种系发生心理学试图揭示的是物种的心理现实是如何在进化的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研究方法上它主张采用一种间接的或者跨学科的方法。两种进化论取向的心理学均对进化心理学范式产生了影响,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意识的连续性,强调意识对有机体的功用性。进化心理学吸收了机能主义的意识功用性的观点,通过功能性分析的方法来推断人类所具有的心理机制以及所对应的生存和繁殖等适应性问题,突显的是心理机制的功能性。另一方面,种系发生心理学主要对进化心理学具体方法层面产生影响。进化心理学吸收了前者的基本观点,主张在研究中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类的心理机制,不依赖于某一种的单一的研究方法。例如跨学科的比较法、考古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方法的运用。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开始忽视进化论在心理学中的影响,开始推崇激进的行为主义。以华生、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竭力追求心理学的客观化、科学化。华生主张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框定在可观察到、能够进行客观测量的行为范围之内,把行为简单的分析为刺激和反应,把意识排除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之外。斯金纳更是构建了一种与华生思想更为密切的彻底的行为主义,他提出心理学只研究可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排除内在的心理历程。而且他还认为心理学的研究不需要太多的理论。尽管早期行为主义在促进心理学的客观性上具有积极的贡献,但是它放弃对内部机能的考察,放弃对心理学理论的建构使得早期行为主义陷入了极端还原论的困境,很多的心理现象无法从行为主义那里得到合理的解释,例如既设的害怕实验。早期行为主义的这种困境不仅受到来自其他心理学家的批判,而且促使着心理学家开始把目光重新转向对人体内部机制的探讨。这从外部环境而言,行为主义的衰落和前人的批判为进化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学术氛围。

随着行为主义的衰落,乔姆斯基提出的人类具有共同的语言结构的观点,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的研究共同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诞生。认知心理学坚持功能主义的立场,并以此为基础把人工智能与人类心理进行类比,并且还吸收了纽厄尔和西蒙的信息加工的观点。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机能就是一种信息加装置,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就是揭示人的心理机制的规律,而且在其看来,信息加工范式是传统心理学发展中第三次的范式革命,它是“革行为主义范式的命”,反对心理学的过度客观性,它为心理学家们研究人的内部机能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式。它首次把功能主义、信息加工的观点相融合来研究人类大脑的内部机制,这为后来进化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先行条件,直接推动了对进化心理学的产生。进化心理学直接吸收了信息加工机制的观点,亦认为心理机制也是类似于计算机的一种信息加工装置,并且心理机制已经就在大脑中预先设置好了,这些机制只对应着特定的信息,对其他信息并不作反应。不仅如此,进化心理学在以功能性分析为立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阐明了人类的心理机制的“为何”这一问题,弥补了认知心理学中的不足。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