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高校财经类教师协同发展研究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1日

2015 年 4 月 30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近期,《“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印发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跨行政区的《“十三五”规划》,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工作的具体指引。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持,尤其是财经类高级人才,这就为高校财经类教师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

一、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协同发展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形成京津冀三地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新格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伴随着产业重新布局调整,产业迁移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口的流动离不开教育资源的供给。因此,教育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高等教育受地域和行政区划的限制,再加上应试教育比较封闭,各高校之间协同发展的进程比较缓慢。但随着当今时代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许多大学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了许多跨地区的高校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等方式实现彼此间的协同发展。虽然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倡导京津冀一体化,但由于三地经济、教育水平的巨大差距,高校教育合作始终不温不火。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三地高等教育合作打开了新局面。同时,产业结构的重新布局,三地新功能的重新调整与定位,又对三地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封闭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需要,国家加强京津冀高校教育协同发展是必然趋势,特别是京津冀高校的财经类老师,他们能发挥潜移默化作用,因为,阻碍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的正是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各高校财经类教师应该加强协作,将分散在各个高校的资源整合起来,提供有效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财经类人才。这样不仅增加了对三地教育状况的了解程度,也为促进三地经济发展,缩小教育差距,推动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由于政策壁垒和人力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教师协同发展受到一定影响,我们还要加快完善人才共享的模式。

二、京津冀三地财经类教师协同发展现状及困境

1. 京津冀三地财经类教师协同发展现状

就区域而言,京津冀高校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是教育大区和强区。但在区域内部教育规模和教育水平却存在着很大差距。北京从规模和水平上都是全国一流水平,所以,财经类老师水平最高,教师资源也比较丰富,天津教育规模虽然比北京小但在全国已然是领先水平,财经类老师与北京相比也不会太差,河北与这两个地区相比就存在很大差距,不仅是学校差距上,财经类教师差距也非常大。由此可见,河北省是京津冀三地财经类教师协同发展的主要受益者,而北京、天津得到的利益则相对较少,这就让北京和天津让出教育资源这一步比较为难,合作的态度不积极,财经类教师协同发展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境地。

2. 京津冀三地财经类教师协同发展困境

首先,由于我国体制不完善,各地和学校都需要完成一定教育指标,而且一些教师到各地讲座纯粹为了收钱,这就令许多学校、老师和学生讨厌这类讲座,使高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受到很大影响。第二,相比北京和天津来说,河北经济基础、教育基础和空气质量都比较差,许多教师不愿意从条件好的地方到差的地方,除了收入和待遇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科前沿理论和教学科研氛围的缺失。再加上北京和天津作为直辖市政策上的优势使他们吸引了更多优秀的财经类教师。第三,由于河北省与其他两地经济存在较大差距,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财经类人才,这让当地政府和学校对高校财经类教师协同发展犹豫不决。一方面,河北高校希望通过三地财经类教师的合作与交流为自己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河北的众多高校又担心自己的优秀教师去而不返,白白流失人才。这种矛盾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地教育协同发展的脚步。

三、京津冀高校财经类教师协同发展的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资源如何分配是一个难题,因为京津冀三个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相比交通、经济、环保、能源等其他领域,京津冀在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合作进展仍十分缓慢。这就不但需要国家制定更加合适的政策,也需要各个高校联合起来,加强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合作,完善跨地区教师发展协作机制。

1.国家应该大力支持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不断深入,《纲要》的颁布,高等教育合作成为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重要一环,它对于政治稳定、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发展首先需要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财经类人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味着国家要大力支持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在此契机下国家应陆续推出一系列有利于京津冀高校财经类教师协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减少地方保护主义,打破行政壁垒,培养更多高层次的财经类人才,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国家应该鼓励各高校教师之间自发的交流与探讨,使民间活动早于政策先行展开,及时发现在这类活动中的问题,有利于减少协同发展阻力,推动政策实施。同时,要注重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借此机会提高文化软实力。

2. 加强学校之间合作

无论国家政策如何支持,缺少了各个学校之间合作还是无法顺利完成京津冀高校财经类教师的协同发展,所以各个学校合作是实施这项政策的关键。首先,拥有资源优势学校不应该采取封闭态度,应该更积极主动与其他一般学校合作。这种合作不但能够促进一般学校财经类科目发展,而且可以树立自身学校的良好口碑,增加对优秀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其次,一般学校不应该采取保守态度,等待别的学校帮助,应该主动出击与质量较好财经类学校和老师取得联系,给予老师一定优厚待遇,吸引更多财经类老师到学校讲课。这样也会增加一般学校知名度,同时能够培养一些优秀财经类人才,对学校未来发展有一定好处。最后,学校应该相互之间制定相应合作政策,建立完备合作机制,通过各个学校沟通制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政策,以财经类教师协同发展作为重点对象和突破口,这不仅对于财经类老师协同发展有积极意义,对整个京津冀地区教育发展也会发挥巨大作用。

3. 联合建立教师培训基地

跟京津冀发展水平一样,京津冀三地财经类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联合建立教师培训基地,让一些教师能够近距离与一些知名财经教授学习,这对于水平相对较差的财经类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他们通过这种近距离学习,不仅能够学习大量财经类教学经验,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增加课堂效率,也对自己财经类专业知识提升有不小帮助,为自己个人发展创造更多机会。而对于那些知名教授来说,他们同样受益匪浅,首先,他们接触教师的层面会更加丰富,其次,与三地各个层面教师进行交流,能够发现许多报告和新闻中不能反映的问题,这样会让他们的研究更加符合实际,有利于解决在推行更广泛教育协同发展中遇到的突发问题。通过联合建立教师培训基地,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三地教育差距,促进教育资源平行流动,对教育公平实现有积极意义。

4.构建日常虚拟学习社区,推动财经类教师队伍协同成长

师资队伍是影响人才培养效果和水平的关键性因素。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基于虚拟社区的学习成为教师专业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区域内教师通过虚拟学习社区协作交流与资源分享、在教学知识与教学技能方面实现共同提高。众所周知,终生学习理念已成为全球共识,财经类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学习和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需要社区性支持和协同学习经验,需要表达、反思、并与同行共享教学经验的机会。虚拟学习社区作为现实社区的延伸,为教师提供了日常、及时与教师教育者和其他教师平等交流讨论的机会,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教育的实践水平。因此,建立和维护一个学习资源丰富,社区成员积极参与、成员之间互动交流的网络学习社区是推动财经类教师协同成长的重要保障。

5. 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财经类教师协同发展事宜

京津冀财经类教师的协同发展不仅要有制度化的保障,更要有负责具体实施的专门机构,建立京津冀财经类教师发展协同中心,一方面可以紧紧围绕提高财经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逐步推进区域内相关财经类教师的互聘和晋升评价工作,为财经类师资队伍建设提供科学助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快推进京津冀财经类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切实提高财经类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6. 完善跨地区财经类教师发展协同机制

我们应依托京、津财经类教师发展优势,完善跨区域财经类教师发展协同机制,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将北京和天津的优质教育资源向河北转移和扩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各高校必须充分发挥自主性,主动适应新的城市和区域功能定位,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强顶层设计,打破以行政隶属为单位的、分立的高等教育体制,完善跨区域财经类教师合作和发展模式,构建高效畅通的教师发展协同机制,缩小区域内部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最终达成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根本目标,形成教育与社会良好的生态关系。

综上所述,京津冀高校财经类教师协同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下推动京津冀地区高校教育协同发展的缩影,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师资源流动上,更是国家教育政策推行逐渐具体和深化的体现。所以,推动京津冀高校财经类教师协同发展,不仅是推动教育平衡发展,更是推动经济平衡发展重要一步。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