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论文】仁体: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7日

儒家哲学是以道德为本位的,其经典文献中的道德范畴也十分丰富。孔子将周代传承下来的各种道德概念,如敬、忠、信、仁、义、智、勇、教、孝、惠、让作了系统性的总结并归纳为“仁”,将其视为人之根本,确立起人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本体和范导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仁”的思想为我们把握先秦儒家道德哲学内在的休闲意蕴提供了可能的契机。    

就内涵来说,仁是“爱人”(《论语·颜渊》),即以一种尊重、关怀、同情之心待己待物。这既包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的自爱;又包括爱亲、事亲至孝的情感,所谓“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推己及人、人际和谐的思想;甚至还体现为“钓而不纲,戈不射宿”(《论语·述而》),以天下万物为一体的对整个宇宙万物的关爱。就本性来说,“仁”无论是作为展现“爱”的理想的德性,还是言行举止的应当的行为,它绝非外缘性的强加而是发自内心的流露,具有一种人生而有之、自然呈现的属性。“仁”体所内蕴的休闲惬适的思想意涵集中体现在“欲仁”“安仁”“乐仁”等理论命题中。    

“欲仁”“安仁”来说,孔子提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欲仁”而“仁至”,“仁”成为一种依于自我、随心而至的存在,其获取具有不劳心机做作、自然而然的品格。仔细体会,这其中甚至还潜隐着一种道德践履自主发动而自然达成的喜悦与自豪之意。孔子同时提出“仁者安仁”(《论语·里仁》)的命题,但并未具体阐释。朱子释为“安仁者不知有仁,如带之忘腰,履之忘足”其以庄子“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庄子·达生》)来解,着重强调了道德践履中“适”的意蕴;刘宝楠直接以“自然”为释:“安仁者是自然体合,功过皆所不计,此其仁可知,故直许之曰仁者”,并引包氏“惟性仁者自然体之,故谓安仁”作论证,认为“安仁”指人依于本有的德性“自然”而行,不必计较功过;程树德也从道家角度释为“无所为而为之谓之忘仁’。这些观点均说明“仁者安仁”达到了自然之化与惬适之境,充分表明仁德是一种本然即有、自然发生、自在进行的事实,具有不待勉强、无需造作的深刻的自然主义性质与闲适意味。“仁”的休闲意蕴由此初显。    

“安仁”的基础上,孔子进而提出“乐仁”的理论命题,仁德施行过程中所内蕴的优游而适、怡然快乐的品性更表露无疑。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雍也》),又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均将人的道德践履与性情之乐紧密相连。朱熹由此明确提出深具休闲意蕴的“玩物适情’之说。事实上,孔子本人“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之至于斯”(《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主张弟子学诗、学文、学礼、学乐,却从未要求弟子学仁,其根本原因正在于仁是内在于心、我固有之的,人们对仁的获取无需学习操练,只需顺应本性、安之乐之即可。先秦儒学更有充分体现“乐仁”内涵而为后儒所津津乐道的“孔颜乐处”与“舞零之乐”的人生境界。对孔颜之乐,钱穆评价:“乐从好来。寻其所好,斯得其所乐,对曾点“舞零之乐”,李充解云:“善其能乐道知时,逍遥游咏之至也。“苏辙解云:“其欲弟子风乎舞零,乐以忘老,则其处己者审矣。均从进退有节、审于时势而逍遥自乐的角度为解。从其精神实质看,上述境界都是在德性圆足的基础上“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具有明显的休闲意旨。刘笑敢先生亦曾从“仁德内在而自然的流露”“人际关系的自然原则”“求诸于己与自然之德”“退而逍遥与自然之乐”等角度释“仁”,认为仁德修养具有内在自觉、自发实践、自然真诚、不需勉强、逍遥怡悦等特征,具有和道家自然价值相通的品性,体现出深刻的休闲精神。    

要之,“仁”是儒家道德哲学思想的总纲,就其本质属性、显示机制与仪态风神来说,它内蕴着自然、悠游、闲适的本性,这在道德本体的层次上显露出儒家哲学深刻的休闲意涵,昭示出儒家道德哲学将德性与感性内在相融、谨重端严与自然乐适相互补充的富有张力的基本思想面貌。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