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的建设道路
论文作者:同为论文网 论文来源:caogentz.com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8日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对我国的文化领导权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但是我国的国情与上世纪初意大利的国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所以我们要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虽然我们党从未明确提出文化领导权建设,但文化领导权建设始终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因处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有所不同,所以文化领导权建设的目的、地位、内容、途径也具有不同侧重。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变化,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内容也不断更新与丰富。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完善中国文化领导权,我们必须要弄清楚“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是什么?”这一问题。

一、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根本,决定了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现代历史的全部经验……都无可争辩地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能正确反映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习近平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文化领导权建设的理论指南,历史和实践都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文化领导权建设,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成为文化领导权的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执政规律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入中国,就指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制度保证。

二、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基本方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毛泽东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邓小平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江泽民指出:“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在50年代中期提出的,经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反复强调,现在仍然是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双百”方针体现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内在要求、特点,也体现了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客观规律。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又一基本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人提出的“双百”方针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他还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表明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文化领导权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对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实践的深刻把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和“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对我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的经验总结。只有坚持这两个基本方针,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才能顺利推进。

三、文化领导权建设的中坚力量和依靠力量

葛兰西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尤其是有机的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在文化层面,知识分子在整个社会结构中起着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葛兰西认为,要夺取文化领导权,就要通过知识分子对市民社会宣传本阶级的新的世界观,使人民群众认同该阶级的世界观,并内化为自己思想,从而获得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揭示了知识分子是夺取文化领导权的主体力量。因此,对我国来说,知识分子也是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的中坚力量:一方面知识分子承担着建设文化领导权的重任,另一方面知识分子也承担着教化普通群众、将他们转化为新型的知识分子的任务。知识分子掌握着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社会精英,是社会的活动家。当前,中国共产党对人才十分重视,2015年1月20日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这一文件不仅体现了党对加强知识分子建设的决心,也体现了党对自身的决策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文化领导权建设中,知识分子是党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喉舌”,要建设一支高素质、政治性强、德才兼备的马克思主义人才队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投身文化领导权建设实践中。

其次,人民群众是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文化领导权建设不仅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人民在文化领导权建设中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列宁强调工人阶级要掌握革命理论,就要采用外部灌输的方法,即通过思想和理论教育、宣传等方式将马克思主义和阶级意识灌输给工人阶级。葛兰西赞同列宁的外部灌输法,但同时也强调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自我生成性。现代人民的素质普遍提高,受教育程度也有所提高,再加上知识分子的教化,一些群众能够自觉投身于文化领导权建设中来。此外,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成败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是否对执政党的施政纲领、方针政策、政治制度自觉的认同。可见,人民不仅是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的依靠力量,而且对新时期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成败具有“发言权”。

四、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政治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是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更重要的是践行者。“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阶级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在葛兰西那里,作为“集体的知识分子”的无产阶级政党“象是一只柑祸,把理论同作为实在的历史过程来理解的实践融于一炉”。邓小平指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文化领导权建设顺利进行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历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能够成为领导力量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的有机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由工人阶级与其他一切先进分子所构成的先进组织;中国共产党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政党。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因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的领导力量的地位决不能动摇。

五、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核心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是中国文化领导权的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表达。胡锦涛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和道德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凝练和高度概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本质要求,更是文化领导权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文化领导权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一面鲜明的旗帜,一个灵魂,能够让我们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并为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指明方向;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价值指导的作用,作为一种共同的精神力量,它能够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文化领导权建设实践中去;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整合功能,它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化的思想环境下扩大社会认同。

文化领导权建设的关键环节就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被广大民众所掌握、所认同甚至所信仰,并最终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外化为人民群众行动上的自觉支持。总之,新时期中国文化领导权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为根本、为重点。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代写咨询
 362716231

发表咨询
 958663267


咨询电话

18030199209

查稿电话

18060958908


扫码加微信

1495607219137675.png


支付宝交易

ali.jpg